唱好“双城记”、建好“经济圈”。 2月25日,四川省绵阳市委副书记刘光强一行到两江新区考察调研。在座谈会上,双方围绕产业协同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。 据了解,绵阳市是四川省内经济第二大城市,且从“一五”到“三线”建设时期,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国防科研布局地区,聚集了包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大量的科研院所。 数据显示,2020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3010.08亿元,成为四川首个突破3000亿的地级市。 “绵阳有6大重点产业,其中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发展态势强劲。”绵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、机关党委书记刘建华表示,绵阳正大力发展新型显示、北斗卫星应用等6大创新产业,在服务业产业领域,主推科技服务、现代物流等8大服务业重点产业。 “汽车和电子,同样是两江新区产业发展排头兵,是新区制造业支柱产业。”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局长胡景兵说,在“双城记”大背景下,两江新区正在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。 记者了解到,两江新区汽车产业现布局有长安、长安福特、上汽红岩、北京现代、上汽通用五菱、金康新能源、恒通、上汽依维柯红岩等整车企业,已形成370万辆整车、450万台发动机的产能,核心零部件企业200余家,2020年实现产值1743亿元。针对电子产业,两江新区聚集京东方、翊宝、旭硕、纬创、仁宝、奥特斯等龙头企业数10家,“芯屏器核网”全产业链基本贯通,2020年实现产值2082亿元。 在刘建华看来,两江新区制造业基础雄厚,汽车、电子产业链供应链较为完善。绵阳正在加快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,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打造供应链,提升产业智能制造水平。 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,两地在共推产业转型升级、共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,可有更多协同协作的空间。”刘建华说,期待未来双方进一步梳理产业体系,在各个细分领域找准契合点,实现合作共赢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提出,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、改革开放新高地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。 关于如何推动科技创新,也是双方热议的话题。 记者获悉,绵阳现有“四上”企业2932 家、高新技术企业340家、4亿元以上大中型骨干企业127家、上市挂牌企业32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余家。两江新区则拥有两江协同创新区、礼嘉悦来智慧园、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科技创新平台,集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20家、高校科研校院所30家、高新技术企业500余家、科技型企业2200余家。 “两江新区和绵阳同为中国西部科学城重要组成部分,创新资源汇集、创新要素齐全是两地的共同优势,双方可以在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,在科技创新领域谋求更多合作共赢。”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博坤表示,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,绵阳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(R&D)方面已经达到6.61%,处于领先位置,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、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诸多国之重器,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、培育现代产业集群、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创新“秘诀”,值得两江新区学习借鉴。 王博坤认为,两江协同创新区、绵阳科技城都是各自推动科技创新的优质平台,可以进一步加强联动,形成合力,把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、人才、信息、技术等要素吸引过来,助推两地源源不断迸发创新活力,这对整个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将产生积极影响。 “2020年,绵阳成为四川首个GDP突破3000亿元的地级市。两江新区要积极学习这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。” “两江新区经过10余年发展,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,特别在去年多项关键指标位列重庆第一,希望今后大家常来常往,在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、产业合作等方面找准契合点、选准着力点,实现更多成果。” …… 3个小时的座谈会,释放出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,也为双方未来进一步合作交流,打下了基础。 下一步,两江新区将继续强化与四川方面互动交流,持续开展互访调研、共建产业联盟、共推重点项目等,坚持以项目化、可视化、场景化,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。 (记者 陈昕 摄影 冉雨琳)
文章来源于:两江新区官网 |